回答赢了网好律师团队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在“三个负责”,即对股东负责、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股东负责是企业工作的主导,对职工负责是企业工作的基础,对社会负责是企业工作的前提。落实三负责能够较为正确地处理好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有机衔接好企业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能够承受的程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一条建设小康社会、和谐企业的有效渠道。
1、对股东负责
企业改制后,企业的产权所有者发生了改变,股东成为企业的产权所有者,行使出资者的权利,履行出资者的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股东的利益是企业第一位的利益,对股东负责应是企业工作的主导,其根本体现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
2、对职工负责
真正使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和改革的受益者。具体体现在对职工的政治、经济、生活等多方面的负责。如工资,实行集体协商制度,每年职工工资有一定比例的提高;为职工评定技术职称;在职工的具体利益上,提出了“双四有”(有岗位、有工资、有房住、困难有救助;就餐有职工食堂、冬有取暖设施、夏有防暑措施、闲有文化娱乐场所);建立了落实职工利益的八大保障体系:岗位保障体系、收入保障体系、劳动保护和福利保障体系、企业培训体系、困难救助体系、监督保障体系、沟通协商体系、企务公开体系。
“三个不能变”。即:充分尊重职工利益的原则不能变,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不能变,科学、合理、及时地协调出资人和劳动者利益的要求不能变。
“双四有”目标。即:有岗位、有收入、有住房、困难有救助;有职工食堂、有防暑设施、有取暖设备、有公共文化场所。
“八大保障体系”。即:岗位保障体系、收入保障体系、劳动保护和福利保障体系、企业培训体系、困难救助体系、监督保障体系、沟通协商体系、企务公开体系。
“三条保障线”。即:特困职工救助基金、企业内部互助金、特困党员救助基金。
3、对社会负责
企业是社会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只有在社会组织中发挥其作用。脱离了社会组织,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因此,要想把前两个负责做好,还应以对社会负责为前提,也就是应首先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而对社会负责的真正体现应归咎于通过塑造企业文化和提高素质对服务对象、对政府、对债权人、对协作企业、对社区、对相关人员负责。特别是对道路运输企业来讲,安全生产在对社会负责中位置更加突出。为此,集团确立了对社会负责的底线,即:决不以牺牲安全、诚信、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