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赢了网好律师团队
有这种情绪的家长通常有三类:一类父母青少年时期是学霸,拿孩子跟自己当年的成就相比,孩子秒变“学渣”的;一类父母小时候成绩一般甚至垫底,自己深以为耻,而孩子的成绩则勾起了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情结,变得恼羞成怒的;第三类父母是能力一般,把自己对生活、工作的焦虑感转嫁到孩子身上的。
三类父母情况虽然不同,但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却是一样的,后果也基本一样。
用这种没有“心理营养”的态度对待孩子,不但不能帮孩子从学习受挫的消沉中尽快振作起来,反而会成为对孩子的另一层打击,这对孩子的心理承受力绝对是严酷的考验。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孩子会早早放弃努力,变得玩世不恭、厌学颓废了。
没有孩子不想要成功,只是成功的道路上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有很多习惯需要培养,有很多技巧需要总结和积累。对这些事情,孩子可能估计不足,所以容易气馁,容易放弃。这样的时候,孩子更需要信任和鼓励,而不是这种“恨铁不成钢”的喟叹和鄙夷。